你知道菲律賓人最常吃的魚是什麼嗎?答案是:Galunggong。
這陌生的名字,其實是我們熟知的「四破魚」。它價格實惠、營養豐富、料理多元,在菲律賓可以是人人餐桌上最頻繁出現的魚了。
Galunggong 是什麼魚?

圓鰺與真鰺
Galunggong 是菲律賓對於圓鰺屬的俗稱,在菲律賓的水域中已經確定有七種圓鰺屬魚類:
- Decapterus macrosoma(長身圓鰺)
- Decapterus macarellus(頜圓鰺)
- Decapterus maruadsi(藍圓鰺 )
- Decapterus russelli(羅氏圓鰺)
- Decapterus kurroides(無斑圓鰺)
- Decapterus tabl(泰勃圓鰺)
- Decapterus smithvanizi
這些圓鰺外型都非常相似,混獲後目視辨別非常困難,在菲律賓都以 Galunggong 來稱呼,跟台灣四破魚、巴攏的狀況很類似,但這些都是圓鰺(Decapterus.),而我們常稱呼的日本竹莢魚則是真鰺(Trachurus.)。
如何分辨竹莢魚
當我們在餐桌上遭遇一條竹莢魚時,可以從魚身側線、尾柄處來分辨識是不是真的日本竹莢魚(真鰺),日本竹莢魚從胸鰭上開始延伸至尾柄的整條側線都是都是硬質的尖刺狀鱗片(稜鱗);圓鰺類只有側線後段是稜鱗,並且圓鰺在背鰭與尾鰭之間有一小片的離鰭。
分類 |
中文俗名 |
英文名稱 |
學名(常見種) |
所屬科屬 |
說明 |
圓鰺 | 四破魚(台灣)、Galunggong(菲律賓) | Mackerel Scad | Decapterus macarellus、D. russelli 等 | 鰺科(Carangidae)圓鰺屬(Decapterus) | 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外型與真鰺相似,體型較小,為經濟性大眾魚種的一大類魚。 |
真鰺 |
真竹筴魚 | Japanese Horse Mackerel | Trachurus japonicus | 鰺科真鰺屬(Trachurus) | 日本與台灣常見的竹筴魚,體側具明顯側線與稜鱗,肉質結實,為高經濟價值魚種。 |
竹莢魚(統稱) |
竹莢魚、竹筴魚、竹荚魚 | Horse Mackerel | 含多種,常指 Trachurus japonicus 或 Decapterus 屬魚種 | 泛指鰺科魚類 | 中文「竹莢魚」常泛指形似的鰺科魚,包括真鰺與圓鰺,並非特定一種魚的專名。 |
四破魚 |
四破魚 | 通常指 Galunggong(Mackerel Scad) | Decapterus spp. | 鰺科圓鰺屬 | 漁市場魚體處理或料理時容易一分為二,再分為四而得名,與圓鰺實為同一魚種群。 |
所以菲律賓的 Galunggong 其實是我們台灣的四破魚,而非竹莢魚。
四破魚在菲律賓的普及性

捕撈量最大的遠洋魚類
四破魚屬於中表層洄游性魚類,通常會成群結隊地沿著岸邊,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巡遊,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尤其是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有些種類甚至能生活在半淡鹹水域,或淡水域中,與台灣同樣身為海島國家的菲律賓,四破魚也是捕撈量最大的遠洋魚類,是菲律賓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窮人魚
四破魚因其低廉的價格和豐富的供應而被菲律賓戲稱為「窮人魚」。然而,自 2007 年以來,其產量大幅下降,導致價格隨之上漲 。到 2021 年為止,四破魚的平均零售價格已從 1990 年代的每公斤 26 菲律賓披索飆升至 185.23 菲律賓披索,使其不再是「窮人魚」 。
日常飲食
截至 2018 年的資料顯示,菲律賓人均年消費約 3.9 公斤的四破魚,略高於同期虱目魚(milkfish)和吳郭魚(tilapia)的年消費量,凸顯四破魚已成為菲律賓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都是平價獲取蛋白質的海鮮選擇。
菲律賓人怎麼料理四破魚?

乾煎類
Pritong Galunggong,與台灣一樣,乾煎是最簡單也最經典的吃法,只需鹽與黑胡椒調味,煎至酥脆,搭配白飯與醬油醋,是日常便當首選。
醬燒類
Adobong Galunggong,類似台灣紅燒做法,以醬油與醋為基底,加入大蒜與月桂葉慢燉,呈現 adobo 這種菲律賓的本土特有的濃郁鹹香料理菜餚。
燉煮類
- Ginataang Galunggong,加入椰奶、薑、洋蔥、辣椒,溫潤濃郁,是晚餐熱門選擇。
- Paksiw na Galunggong,用醋、水、蒜、薑、辣椒燉煮,酸香入味、耐放又下飯。
湯品類
Pinangat na Galunggong,以番茄與魚高湯燉煮,湯頭清爽鮮美,適合炎熱天氣食用。
四破魚:菲律賓國民魚的經濟與文化象徵

從物美價廉的庶民海鮮到價格逐漸上漲的民生指標,Galunggong 不僅填飽了菲律賓人的日常三餐,也深深烙印在他們的飲食文化與國家記憶中。雖然名稱陌生,但它其實就是台灣常見的四破魚,其營養價值、廣泛分布與多元料理方式,使其長年位居國內海鮮消費榜首。透過簡單乾煎、濃郁醬燒、椰奶燉煮等料理,四破魚早已成為菲律賓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也映照出當地庶民生活的真實縮影。
四破魚知多少
為何叫四破魚?
四破魚這個名稱來自台語,因為魚體在市場處理或料理時,經常一剖為二,再剖為四塊,因此被稱為「四破魚」。它實際上是屬於圓鰺屬(Decapterus spp.)的魚類。
台語四破魚是什麼魚?
台語中的四破魚指的是鰺科圓鰺屬(Decapterus spp.)的魚種,例如 Decapterus macarellus(頜圓鰺)與 D. russelli(羅氏圓鰺)。這些魚在菲律賓被統稱為 Galunggong。
四破魚好吃嗎?
四破魚肉質細嫩,油脂適中,適合乾煎、紅燒、椰奶燉煮等多種料理方式,味道鮮美,是許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特別在東南亞地區如菲律賓,是非常受歡迎的平民美食。
參考資料
- 農業部漁業署 - 竟然已經是「立秋」了! 明明天氣還超級炎熱,完全沒有秋天的跡象 代表立秋這個時節的旬魚其中之一... | Facebook
- Galunggong / Mackerel Scad
- Food Almanac: Popular Fish Varieties
- calorieslim/Horse Mackerel
- nutritionix/Medium Horse Mackerel
- Horse mackerel/Nutrition Facts/Fish and seafood
- asturpesca.com/The Atlantic horse mackerel
- All About Horse Mackerel!
- Nutritional values contained in Horse mackerel (raw) (per 100 g edible portion)
- Philippine Food
- Bamboo Shoots with Coconut Milk
- Carbs in Philippine Food Galunggong Or Mackarel Scad
- The Simplest Paksiw na Galunggong Recipe
- Escabecheng Galunggong Recipe
- Nagawa mo na ba ito sa Pritong Galunggong?
- Institute of Marine Research/Horse mackerel
- Biology, Ecology, Fisheries, &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Galunggong” or “Roundscads” (Decapterus spp.) in the Philippines: A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