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鱸魚下巴(Sea Bass Collar / スズキのあご)是指位於鱸魚鰓後方、頭部下方且連接到胸鰭的部位,這個部位結合了嫩滑多脂的魚肉和部分軟骨,在廚師和海鮮愛好者間享有極高聲譽,但因為要從魚骨中剔肉,有一定吃魚技巧才能品嚐,也讓大部分人都錯過這項極致美味。
鱸魚下巴的特殊之處

- 稀有性:一條魚只有一個下巴(兩邊),佔魚體部位小,使其更顯珍貴
- 獨特口感:肉質緊實且富有彈性,帶有細膩的油脂香味
- 豐富營養:同時富含膠原蛋白和 Omega-3 脂肪酸
- 烹飪多樣性:適合各種烹調方式,從日式潮汁到西式燒烤
鱸魚下巴的營養價值與健康效益

主要營養成分
鱸魚下巴擁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主要包含:
- 膠原蛋白:魚類的蛋白質不用多說,一直是相對容易被接受的來源,有益皮膚與關節健康
- Omega-3 脂肪酸:對人體心血管保護有顯著幫助
適合族群
- 30-50 歲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朋友
- 成長期的兒童和青少年
- 需要補充營養的產婦和老年人
魚下巴美味排行榜:不同魚種口感大比較

- 青魽(青甘)魚下巴
含油量極高,油花均勻分布,魚肉甜度高,價格較高但具有獨特價值 - 黑鮪魚下巴
油脂豐富且膠質豐富,口感被媲美頂級和牛,味道濃郁,黑鮪魚季節老饕喜好部位的前幾名 - 鱸魚下巴
價格親民,吃魚下巴的入門選擇之一 肉質鮮甜滑嫩,膠質豐富,適合家庭料理的理想選擇 - 鯛魚下巴
油脂度高,肉質比魚身部分還細緻順滑,味道豐厚帶甜,口感略感濕潤
鱸魚下巴料理大全

日式經典做法
鱸魚下巴在日式料理中常用鹽烤、潮汁與味噌煮,其中鹽烤最能展現魚肉原味;潮汁則利用魚骨與昆布熬製高湯,清澈鮮甜;味噌煮則以濃郁醬汁讓魚肉吃起來更添層次。
台式家常風味
在台灣,三杯是最具代表性的魚下巴烹調方式,麻油、米酒與醬油融合九層塔香氣,鮮香濃厚;紅燒或滷製則走家常風路線,跟魚頭一樣,讓醬汁入味,帶有加長溫馨感;講求健康清爽的話,清蒸也是餐桌上的常見選擇,不過某幾種魚下巴油脂量高,清蒸對於有些人可能接受度不高。
西式創意料理
在西式料理中,鱸魚下巴多以炙燒呈現焦香外皮,搭配內裡鮮嫩;燉煮則類似我們台灣的滷製,搭配各式香料與醬汁,增加豐富層次;而國外盛行的戶外 BBQ 聚會文化,用燒烤的方式讓香氣四溢的鱸魚下巴更被西方人接受。
料理技巧與注意事項

細部處理
- 徹底去除血水,避免產生腥味蓄積在魚肉與脂肪中,影響料理風味。
- 清洗完成後可以用少許鹽、蔥、薑、蒜、米酒醃漬,可提升風味表現。
- 下巴部位不規則,買回後可以先找出分切食可能有的小碎骨或碎裂處,將其去除或修飾掉,會更好食用喔!
這些調味最對味
- 檸檬汁:去腥提鮮的最佳選擇
- 蘿蔔泥:日式經典搭配
- 胡椒鹽:簡單調味的完美選擇
NG 料理方式
- 過度烹調導致肉質乾柴
- 調味過重掩蓋原味
- 火候控制不當影響口感
鱸魚下巴選購指南
選購要點
- 新鮮度:魚肉應呈現透明感,無異味
- 大小:通常選用 0.9~1.8 公斤以上的魚體切下的下巴
- 油脂分布:油花應均勻分布
保存方法
- 市場買的新鮮魚下巴應立即冷藏,當日料理食用是最好的,如果要冷凍保存,記得妥善密封好並冷凍 -18 ℃。
- 解凍時採取冷藏或流水緩慢退冰,避免肉質受損,若是急著煮,就用微波爐吧!但微波解凍完一定要立刻料理喔!
品味鱸魚下巴的美味與價值

鱸魚下巴作為海鮮中的珍品,不僅擁有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更承載著不同文化的料理智慧。從日式的清雅潮汁到台式的濃郁三杯,從西式的香煎炙燒到簡單的鹽烤原味,每一種做法都能展現鱸魚下巴的不同魅力。
無論您是初次嘗試的新手,還是追求極致美味的老饕,鱸魚下巴都能為您的餐桌帶來驚喜,選擇優質的鮮潮鱸魚下巴,掌握正確的烹調技巧,就能在家輕鬆享受這道海洋珍寶的美味。
鱸魚下巴常見問答集
鱸魚下巴真的好吃嗎?
魚下巴非常好吃!肉質緊實 Q 彈,富含膠原蛋白和油脂,是老饕們公認的美味部位,但因為食用方便性讓人不容易嘗試它的美味。
什麼魚的下巴最好吃?
青魽(青甘)魚下巴被公認為最頂級選擇,但鱸魚下巴以其親民價格和卓越品質,是家庭料理的理想選擇。
如何判斷魚下巴是否新鮮?
新鮮魚下巴應該肉質透明有彈性,無異味,魚皮光澤自然。
魚下巴的最佳烹調方式是什麼?
鹽烤是最能品嚐原味的方式,但鮮潮推薦香煎、三杯、清蒸等方式也都很美味。
魚下巴適合什麼人食用?
除了對海鮮過敏的人群外,魚下巴營養豐富,適合各個年齡層食用,特別適合需要補充膠原蛋白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