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鮭魚部位好難懂,教你從 5 種料理方式選擇

鮮潮用最優惠的價格,提供最優質的鮭魚產品

鮭魚是營養豐富且用途廣泛的食材,不同鮭魚部位有適合的料理方式,一條完整的鮭魚可以從頭到尾分為多個部位,每個鮭魚部位都有獨特的風味、口感和最佳烹調方法,鮮潮長期以來經營鮭魚這個產品,對不同部位有深刻的認識,在這邊分享鮭魚部位的生食、烤、煎、炸、湯共 5 種料理建議做為選購參考。

鮭魚部位 生食
鮭魚背肉 ✔️ ✔️ ✔️ ✔️
鮭魚肚條 ✔️ ✔️
鮭魚下巴 ✔️ ✔️ ✔️
鮭魚尾排 ✔️ ✔️ ✔️
鮭魚菲力 ✔️ ✔️ ✔️
鮭魚切片 ✔️ ✔️ ✔️
鮭魚肚條 ✔️ ✔️ ✔️
鮭魚碎肉 ✔️
鮭魚皮 ✔️
鮭魚頭 ✔️ ✔️
鮭魚骨 ✔️
冷燻切片 ✔️

市面上常見的鮭魚部位

市面上的鮭魚商品眾多,每個鮭魚部位有各自不同的料理方式

魚頭

魚頭是膠質含量極高的鮭魚部位,富含膠原蛋白和健康的 Omega-3 脂肪酸,魚頭內的肉質細嫩鮮美,適合搭配味噌或蔬菜,製成營養豐富且美味的家庭料理,需注意魚鰓周圍可能藏有雜質,料理前需仔細清理。

魚背/背身

魚背又被稱為魚嶺,是所有魚中肉質最緊實的部分,鮭魚也不例外,色澤鮮紅且肉質結實有彈性,加上鮭魚本身油脂分布均勻,魚背也很適合拿來做成生食,但一般都是用在各式煎烤料理,既能保持鮮嫩口感又能享受魚肉的天然甜味。

魚腹/魚肚

魚肚絕對是油脂最為豐富的鮭魚部位,整塊肉飽含脂肪,口感衝擊性極強,喜歡的人覺得會入口即化而且香氣濃郁,怕油的敬謝不敏,常被視為頂級的鮭魚部位之一,是生魚片和握壽司的常用部位,藉由豐厚的油脂跟米飯一起入口,油脂、澱粉、蛋白質一次融合於口中,帶來極致的鮮美滋味。

魚下巴

一般魚下巴切下來一定會連接部分魚腹前端肉,讓整塊魚下巴不會只有魚肉,還能帶點油脂,使魚下巴的肉質帶有豐富膠質且油脂適中,烹調時能呈現濃郁鮮美的口感,最常出現在日料燒烤和油炸料理,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這個部位的肉質柔軟且富有彈性,但還是要視個人對於油脂的接受程度,畢竟魚腹肉的油膩感較重,加上魚下巴骨頭多,往往只有老饕才懂得享受

魚尾肉

魚尾因為長期泳動,肉質相對緊實,膠質豐富且筋膜較厚,適合用於燉煮或煎烤料理,尤其鮪魚中的魚尾特別被做為「海豬腳」來食用。鮭魚魚尾肉質因脂肪含量相對其他魚種高,讓它不至於乾柴,加上價格親民很多,其實是很好料理利用的鮭魚部位,適合多種烹調方法。

菲力

鮭魚菲力精確是指鮭魚腹背交界的核心部位,無筋無刺且肉質細嫩,油脂分布均勻且口感滑順,是高級料理中常用的部位,因其柔嫩多汁且無骨刺,適合生食、煎烤或燒烤,口感細膩且味道純正,是鮭魚部位中的高價品,但需要消費者用心辨識。

推薦生食的鮭魚部位

最適合生食的鮭魚部位介於魚身與魚腹,是生魚片最常用到的部位

魚腹(魚肚)生魚片

魚腹是最適合生食的鮭魚部位,油脂含量最豐富,入口即化的口感讓它成為製作刺身、生魚片和握壽司的首選,這個鮭魚部位因為外觀油花分布均勻,呈現美麗的雪花紋理,風味濃郁且口感滑順,是視覺與味覺的完美結合。

生食魚背菲力

魚背菲力是另一個適合生食的優質鮭魚部位,雖然油脂含量不如魚腹豐富,但肉質緊實有彈性、無筋無刺,色澤鮮紅,特別適合喜歡較清爽口感的食客,非常適合切成生魚片。

生食級鮭魚部位的選購要點

選擇生食用的鮭魚部位時,必須確認標示為「生食級」或「刺身用」,保存良好、新鮮的鮭魚部位應該色澤鮮豔、肉質有彈性、無異味,料理前建議去除魚腹旁的褐色肉(血合肉),因為這個鮭魚部位味道較重,會影響生食的風味。

推薦用烤的鮭魚部位

鮭魚肚條、鮭魚頭都是燒烤的好選擇

烤魚下巴

魚下巴是最適合燒烤的鮭魚部位之一,油脂分布均勻,在高溫燒烤下會釋放出濃郁香氣,這個鮭魚部位因為呼吸活動頻繁,肉質帶有嚼勁但同時保持豐富油脂,烤後表皮酥脆、內部多汁,是許多老饕最愛的鮭魚部位,缺點就是需要挑骨頭,吃起來帶有點挑戰與趣味性。

燒烤鮭魚頭

魚頭也是非常適合燒烤的鮭魚部位,特別是日式料理中的「カマ」「」(魚腮肉)與腦天肉,膠質豐富、脂肪含量高,用炭火或烤箱燒烤後,外皮香脆、內部軟嫩,搭配檸檬汁或鹽巴調味即可。

烤鮭魚尾排

魚尾油脂含量少,但肉質緊實不易散開,也很適合燒烤,避免乾柴要用慢火烤到外表焦香,保持裏頭的魚肉湯汁,嚼起來香氣特別足,類似一夜干的風味。

推薦用煎的鮭魚部位

鮭魚部位中以魚身或魚腹拿來煎最常見

煎鮭魚首選:鮭魚切片

輪切鮭魚片是最適合煎的鮭魚部位,這個切法讓整塊鮭魚切片同時具有魚皮、魚背、魚骨、魚腹,一般有分厚切與薄切兩種,魚背肉質扎實不易散,油脂適中,煎烤時魚肉表面容易形成美麗的焦香外皮,內部則能保持軟嫩,兩條規於魚肚條又有豐富油脂,視覺味覺都很棒,是製作便當主菜或西式料理的理想鮭魚部位。

煎鮭魚進階選擇:鮭魚菲力

菲力是先將魚側整片肉片下來,再分切出來的部位,是除了鮭魚切片以外另一個能做成鮭魚排的部位,細嫩無筋無刺,脂肪比例剛剛好,適合需要精緻呈現的煎烤料理,搭配奶油醬汁結合鮭魚肉,能充分展現鮮香細膩口感,較高級的餐廳會選用這種部位來做無刺鮭魚排。

推薦用炸的鮭魚部位

鮭魚中適合油炸的部位當屬鮭魚下巴或鰭邊肉,焦香酥脆又飽含部分油脂

炸魚皮

魚皮是最適合油炸的鮭魚部位之一,經過高溫油炸後變得酥脆可口,可以製成魚皮餅乾當作點心或前菜,但單純鮭魚皮產品在台灣市場能見度非常低,幾乎買不到,要特殊管道才能取得。

炸魚下巴與魚鰭邊肉

下巴或鰭邊肉這些鮭魚部位油脂及膠質豐富,很適合油炸,外酥內嫩,搭配啤酒是絕佳的下酒菜,而且這些鮭魚部位通常價格較實惠,是居酒屋常見的料理,但就是非常吃料理手法才能展現美味。

推薦煮湯的鮭魚部位

鮭魚頭是最適合用來煮做湯的鮭魚部位,尤其是鮭魚頭豆腐湯是一道富含膠質又有少量油脂的美味湯品

煮湯首選:鮭魚頭

魚頭是最適合燉煮的鮭魚部位,膠質含量極高,能熬煮出濃郁鮮甜的湯底,這個鮭魚部位富含膠原蛋白,長時間燉煮後湯汁呈現乳白色,營養豐富且風味絕佳,適合製作火鍋湯底或紅燒料理。

熬湯必備:鮭魚骨

魚骨是常被忽略但非常適合熬湯的鮭魚部位,可以熬煮出富含鈣質的高湯,也可以煮粥或炸酥作下酒菜,其實除了鮭魚骨,魚鰭也是可以充分利用來熬湯的鮭魚部位,避免浪費,符合永續飲食的概念。

鮭魚部位的切法與料理關係

鮭魚的切法延伸出多樣化的鮭魚部位商品,需依照需求來選購

片切

片切就是如上圖,將鮭魚側邊整片魚肉片下,再挑刺、細部分切、修掉碎肉、拉掉魚皮,取出精華部位,或切成適合各種料理的大小。這種切法可以保證整塊都是純鮭魚肉,不帶皮或刺,視覺感官一致性高,例如帶有油花的鮭魚部位,橘白相間的色澤搭配,特別吸引人。料理使用也非常方便實用,許多高檔餐廳或高價商品都會使用片切延伸出的產品,例如做成無骨鮭魚排、生魚片等。

輪切

輪切則是將整尾鮭魚橫向切成片,這種切法保留了魚骨與魚皮,讓鮭魚保持原始形狀且視覺感十足。由於每片鮭魚可能同時包含魚肚、魚背、魚皮等部位,油脂分布豐富多變,口感層次豐富。輪切的鮭魚適合用來烤、煎或炒,利用高溫均勻加熱使油脂及膠質釋放,風味極佳,特別適合喜歡有魚骨香氣的食客。

厚切與薄切

厚切鮭魚取自中段或背部的扎實肉質,無骨無刺、口感飽滿,最適合煎烤、氣炸等快速料理,成為家庭便當與忙碌上班族的高效蛋白質來源。而薄切鮭魚多用於生食,片型與厚度更講究,能展現脂肪分布與入口即化的細緻口感,適合握壽司、刺身或清爽冷盤。

用料理方式挑部位,鮭魚其實一點都不難懂

鮭魚部位多樣,有多樣化的風味可以嘗試

鮭魚部位看似複雜,其實只要從「料理方式」開始思考,一切瞬間清晰。生食選含油脂豐富的魚腹、菲力;燒烤就挑魚下巴、魚頭;煎烤以鮭魚切片最穩定;油炸可選魚皮或魚尾排;燉煮則首推膠質滿滿的魚頭與魚骨搭配其他鮭魚肉,理解每個部位的獨特性質,等於把食材的價值最大化,不僅能做出更精準的餐桌決策,也能減少踩雷與浪費。

鮮潮的鮭魚部位產品多樣,能滿足你的多種料理需求,不管是品質或價格,CP 值也絕對高過一般通路,值得您購買嘗試!

參考資料

鮭魚部位的問與答

鮭魚哪個部位可以生吃?

最適合生吃的鮭魚部位是魚腹(魚肚)與魚背菲力。魚腹油脂最為豐富,雪花紋理明顯、入口即化,是刺身與握壽司的首選。魚背菲力肉質結實、無筋無刺,也非常適合切成生魚片,口感清爽。不論選哪個部位,都必須確認為「生食級」或「刺身用」才能安心生吃。

鮭魚菲力哪個部位?

菲力位於鮭魚腹背交界的核心部位,是整尾鮭魚中最細嫩無刺的區域。這個部位油脂分布均勻、口感滑順,非常適合煎、烤、生食,是高級餐廳常用的鮭魚部位。

鮭魚尾巴可以吃嗎?

鮭魚尾巴當然可以吃,而且非常適合煎烤或燉煮。魚尾因為長期活動,肉質緊實且膠質豐富,不容易散開。雖然油脂較少,但鮭魚本身脂肪含量高,因此不會乾柴,是高CP值且用途多元的部位。

鮭魚哪一個部位最好吃?

最好吃的部位因人而異,但公認最受歡迎的是油脂最豐富的魚腹(魚肚),入口即化、香氣濃郁,是鮭魚中的頂級部位。若喜歡清爽口感,許多人會選擇無刺、細嫩的鮭魚菲力;偏愛彈牙口感的人則會喜歡肉質緊實的魚背。

鮭魚下巴好吃嗎?

鮭魚下巴非常好吃,是老饕最愛的部位之一。下巴連接部分魚腹肉,含油脂與膠質,烤後外酥內嫩、香氣濃郁。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骨頭較多,需要耐心挑食,但正因為如此,才能吃出它的豐富層次。

鮭魚哪個部位適合哪種料理?

鮭魚不同部位適合不同料理方式:魚腹適合生食;魚背適合煎烤或生魚片;魚下巴最適合燒烤或油炸;魚頭適合煮湯;尾巴適合煎烤與燉煮;菲力適合煎、烤與生食。只要依照料理方式挑部位,鮭魚其實一點都不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