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第一次遇見草蝦」:10 年後我仍忘不了那口海味的鮮甜

第一次遇見草蝦的那個夜晚

草蝦體色墨綠。

還記得十年前,我第一次在台南安平的海產店裡,看到師傅從冰櫃裡拿出一尾尾碩大的草蝦。那黑白相間的條紋在燈光下閃爍,像極了小時候在動物園看到的老虎斑紋。「這叫黑虎蝦啦!」老闆豪邁地說,「你看這紋路,是不是很像老虎?」

那天晚上,我吃到了人生中最難忘的炭烤草蝦。一口咬下,那種 Q 彈紮實的口感,蝦肉的鮮甜在嘴裡慢慢散開,完全不同於平常吃的白蝦。從那時起,我就對這種有著華麗外表的蝦子著了迷。

認識草蝦:不只是一道菜,更是一段海洋故事

草蝦學名為斑節對蝦,是對蝦中體型最大的物種。

草蝦,學名叫斑節對蝦(Penaeus monodon),英文名字更霸氣 Giant tiger prawn 或 Black tiger shrimp,台灣用黑虎蝦、肥豬蝦等商品名來稱呼,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傢伙不簡單。

一隻草蝦的成長日記

想像一下,一隻野生草蝦的一生是多麼精彩,牠從紅樹林的河口區出生,那裡海水和淡水交會,是個半鹹的搖籃,小時候的牠,在這片溫暖的淺水區長大,白天躲在泥沙裡,晚上才偷偷出來覓食。

等到長大了,牠會游向更深的外海,在泥沙底過著夜行性的生活。從印度洋到台灣海峽,從東非到澳洲,到處都有牠們的身影。野生草蝦最大可以長到 35 公分長、重達 600 克以上!

不過現在我們在市場買到的養殖草蝦,通常只有 10-15 公分。養殖戶們會模擬牠們的自然生長環境,讓蝦苗先在半鹹水中長大,等適應了再慢慢調整成淡水或海水養殖。這也是為什麼,草蝦雖然本質上是海水蝦,卻能在各種環境下成長。

餐桌上的抉擇:草蝦、白蝦、明蝦,該選誰?

草蝦與明蝦、白蝦間有明顯的外觀差異。

那次讓我尷尬的晚餐

說到蝦子的選擇,我得分享一個糗事。去年過年,輪到我準備年夜飯的海鮮料理。我信心滿滿地買了一堆白蝦,想做個清蒸蝦盤。結果我爸一看就皺眉:「怎麼不買草蝦?我想吃那種有嚼勁的!」媽媽倒是說:「白蝦很甜啊,清蒸最好吃了。」

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每個人對蝦子的偏好差這麼多。於是我開始認真研究這三種蝦的差異。

口感大不同

草蝦、白蝦、明蝦的食用與價格差異
蝦種 我的親身體驗 最適合的料理 荷包的感受
草蝦 咬下去超有感!那種 Q 彈紮實的口感,像在咬一塊有彈性的蝦肉,越嚼越香。很適合重口味料理,不會被醬料蓋過 碳烤、三杯、鐵板、胡椒蝦 養殖的 135-200 元/台斤還算合理,但野生的高檔貨可以飆到 1000元/公斤以上
白蝦 肉質細嫩到入口即化,甜味很明顯。適合喜歡清淡、重視食材原味的人 清蒸、水煮、醉蝦、蝦仁炒飯 平價日常海鮮食材
明蝦 吃過一次日本料理店的刺身,肉質細緻到不行,甜味更濃郁 清蒸、刺身、鹽烤 高單價,只有特殊場合才捨得買

破解「明蝦迷思」

有次我在菜市場跟魚販阿姨聊天,她說:「這草蝦很大隻,可以當明蝦賣喔!」我當下愣住,什麼?草蝦就是明蝦嗎?

回家查了資料才發現,這是個美麗的誤會。從生物學來說,草蝦和明蝦根本是表親關係,雖然都是對蝦科,但是不同屬的物種。真正的明蝦(中國對蝦)生活在北方的冷水域,身體是淺灰色的;而草蝦是南方熱帶海域的孩子,身上有華麗的黑白條紋。

只是台灣人習慣把「體型大的蝦」都叫明蝦,所以餐廳菜單上的「明蝦料理」,很可能用的是草蝦。下次點餐時,不妨問一句:「這是草蝦還是中國對蝦?」保證老闆會對你刮目相看。

為什麼明蝦這麼貴?

去年中秋,我在高級餐廳吃過一次真正的野生明蝦。一尾就要一兩百塊,咬下去那瞬間,我終於懂了,那種細緻的肉質、爆發的鮮甜,確實值得這個價格。

明蝦貴,主要是因為:野生捕撈越來越少、養殖成本高、市場需求大。相比之下,台灣南部養殖的草蝦,一台斤 135-200 元算是平民價格,CP值高多了。如果想偶爾奢侈一下,買幾尾海捕的高檔草蝦,也能體驗接近明蝦的感受。

草蝦的家:從紅樹林到養殖池

台灣曾是草蝦養殖王國。

一趟屏東養殖場的探訪

去年夏天,我跟朋友去屏東玩,順便參觀了一個草蝦養殖場。老闆是個五十多歲的大哥,養蝦養了三十年。他帶我們走過一片片養殖池,耐心解釋草蝦的習性。

「草蝦啊,是海水蝦沒錯,但你看我這些池子,都是淡水養殖的。」他說,「關鍵在於蝦苗的培育。蝦苗一定要在半鹹水裡養,等牠們大一點,再慢慢把鹽度降下來。」

我好奇地問:「這樣不會影響牠們的生長嗎?」

「不會啦!草蝦的適應力很強。」他蹲下來撈起一尾草蝦給我們看,「你看這紋路多漂亮!養得好的話,淡水養殖的草蝦口感也不會輸海水的。」

台灣草蝦的產地地圖

台灣西南沿海,從雲林一路到屏東,都是草蝦的故鄉。這些地方得天獨厚,溫暖的氣候、豐富的水源、祖傳的養殖技術。一年四季都能產草蝦,讓我們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美味。

那位屏東大哥說,他們現在的養殖技術,已經從傳統的土池進化到高科技的循環水系統。「以前養蝦很看天吃飯,現在有科技幫忙,產量穩定多了。」他驕傲地說,「而且我們還在研發抗病力更強的蝦苗,未來會更好!」

為什麼我現在每週都吃草蝦?營養價值大公開

草蝦營養又美味。

健身教練給我的建議

去年開始健身後,教練一直叮嚀我要多吃蛋白質。「雞胸肉吃膩了吧?試試蝦子!」他說,「草蝦超棒的,蛋白質高、脂肪低,而且好吃多了。」

回家一查,我才知道草蝦的營養有多驚人:

每 100 克草蝦肉裡有:

  • 熱量只有 99 大卡(比一片吐司還低!)
  • 蛋白質 21.3 公克(幾乎是雞胸肉的等級)
  • 脂肪只有 0.9 公克(根本是減脂聖品)
  • 碳水化合物 0 公克(生酮飲食的好朋友)

不只是蛋白質這麼簡單

更讓我驚喜的是,草蝦還富含:

  • Omega-3 脂肪酸(EPA 和 DHA):對心血管超好
  • 維生素 B12:幫助造血和神經健康
  • 礦物質:鐵、鋅、鉀、鎂一應俱全
  • 蝦紅素:強力抗氧化劑,據說還能養顏美容

我媽聽說後,立刻說:「怪不得以前老人家說,吃蝦會『補』!」

現在我每週至少吃兩次草蝦。健身後來一盤香煎草蝦,配點蔬菜,完美的低脂高蛋白餐點。三個月下來,體脂降了、肌肉線條出來了,教練都說我進步神速。

我的草蝦料理心得:從翻車到成功

草蝦料理方便,色香味俱全。

第一次煮草蝦的災難

說實話,我第一次自己煮草蝦,根本是場災難。那時不懂,把草蝦拿去清蒸,結果蝦肉雖然熟了,但吃起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口感也沒有在餐廳吃的那麼好。

後來才知道,草蝦那種結實 Q 彈的特性,其實有比清蒸更加有滋味的料理方式。

我的五星級草蝦食譜

經過無數次實驗(和失敗),我現在最拿手的是這幾道:

1. 蒜香奶油草蝦(超簡單!)

  • 草蝦開背去腸泥
  • 熱鍋下奶油,把蒜末爆香到金黃
  • 放入草蝦,中大火煎到兩面變紅
  • 撒點鹽、黑胡椒,擠點檸檬汁
  • 前後不用十分鐘,端上桌保證被秒殺

2. 三杯草蝦(下酒菜之王)

這道是我爸的最愛。用麻油爆香薑片和辣椒,草蝦下去炒,加醬油、米酒、糖,大火收汁,最後灑一把九層塔。那個香氣啊,鄰居都會來敲門。

3. 碳烤草蝦(露營必備)

我最懷念的碳烤,上次去墾丁露營,我們買了一箱新鮮草蝦。簡單用鹽巴、黑胡椒、橄欖油醃一下,直接丟上烤架。草蝦的殼在炭火上滋滋作響,蝦肉縮得緊緊的,咬下去那個 Q 彈和焦香超迷人!

烹調的小秘密

草蝦最大的優點是:肉質結實,不容易煮爛。這意味著你可以放心大膽地炒、烤、煎,不用擔心像白蝦那樣一不小心就過熟。

而且草蝦的味道比較濃郁,很能 hold 住重口味的醬料。三杯、胡椒、咖哩、泰式酸辣,什麼都能配。

挑選草蝦的那些眉角:菜市場老手教我的事

市場攤販的各種蝦

跟著魚販阿姨學選蝦

我家樓下菜市場有個賣海鮮的阿姨,做了三十年生意。有次我去買草蝦,她看我挑半天挑不定,就過來手把手教我。

「你看喔,新鮮的草蝦,殼要亮亮的,像打了蠟一樣。」她拿起一尾草蝦,在燈光下轉了轉,「這種暗暗霧霧的,就是放太久了。」

她又教我聞味道:「新鮮的蝦子,聞起來最多就是海水的鹹香味,不會臭。如果有阿摩尼亞的味道,那就不新鮮了。」

最後她捏了捏蝦身:「你看,飽滿有彈性,這種才好。如果軟軟的,那就是脫水了。」

冷凍草蝦怎麼選?

後來我搬家,離菜市場遠了,開始買冷凍草蝦。這又是另一門學問。

我的選購原則:

  • 包裝完整無破損(破損容易凍傷)
  • 保存期限清楚標示(基本資訊)
  • 有產地標示(清楚身世)
  • 選信譽好的品牌(別貪小便宜)
  • 蝦子顏色自然(避免體色太白的)

草蝦,不只是美味,更是生活的一種品味

草蝦的滋味有別於白蝦,以 Q 彈緊實為特色。

從那個夜晚在安平海產店的初次邂逅,到如今成為家中餐桌的常客,草蝦陪我走過了許多生活的時刻。牠不僅是一道料理,更代表著我們對食材真味的追求。從紅樹林到養殖池,從碳烤到三杯,每一尾草蝦都承載著人與海的連結,也提醒我們珍惜台灣土地孕育出的鮮甜滋味,當你下次在市場挑蝦時,記得那閃耀的黑白紋路背後,是職人們用心養出的驕傲。當然,如果你沒有逛漁港、市場的習慣,也可以直接參考鮮潮價格實惠的活凍草蝦喔!

常被問到有關草蝦的問題

草蝦跟白蝦哪個好吃?

草蝦與白蝦的美味其實取決於個人口感偏好。草蝦(又稱黑虎蝦)肉質結實Q彈,越嚼越香,適合三杯、碳烤或胡椒蝦等重口味料理;白蝦則肉質細嫩、甜味明顯,適合清蒸或醉蝦,能凸顯自然鮮甜。如果喜歡有咬勁、香氣濃的口感,推薦草蝦;若偏愛柔軟甘甜、原味鮮美的感受,白蝦會更合適。

草蝦跟白蝦差在哪?

草蝦(斑節對蝦)與白蝦(白對蝦)最大的差別在外觀、口感與生長環境。草蝦體型較大、殼色帶黑白條紋,肉質緊實有彈性;白蝦則體型較小、殼色透明偏白,肉質細嫩且甜味重。草蝦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海域,白蝦則多為養殖蝦。價格上草蝦略高,但風味更濃郁、料理變化也更多。

草蝦跟明蝦哪個比較貴?

一般來說明蝦比草蝦貴。明蝦(中國對蝦)多為野生捕撈或冷水域養殖,產量少、肉質細緻、甜味濃厚,一尾可售兩三百元;而台灣市場常見的草蝦養殖價約每台斤 135 至 200 元,野生草蝦看體型,單價可能近千元。若想吃高檔海味、細膩口感可選明蝦;追求 CP 值與彈牙口感,草蝦更為實惠。

斑節蝦是草蝦嗎?

草蝦 (Penaeus monodon) 和斑節蝦 (Marsupenaeus japonicus) 是不同物種,因為外觀都帶有斑紋,一般人不容易辨認,草蝦是對蝦中體型最大的,外觀墨綠、深褐色,斑節蝦也有斑紋,以深褐色和暗黃色明顯對比,從頭胸甲到腹甲都是,體型相對小。

參考資料